在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原料占70%,工艺占20%,思路占10%。按《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主要的分析性能评估项目有:检测限、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回收实验)、准确度(方法学比对)、精密度、干扰实验、稳定性、参考值。目前国际上通常是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CLSI)的相关标准为依据。
产品性能评估是产品研发、制定产品标准等过程的重要技术支持研究过程,并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涉及原料、工艺和思路,因为行业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很少去关注和优化整个研发流程,如果没理顺这三者关系,整个研发流程会陷入盲目与不可持续。刚接触研发时,一般是以现有体系,包含稳定的配方体系(包被缓冲液、封闭缓冲液、酶标缓冲液、校准品稀释液、发光底物液)和工艺流程,一切就着拿来主义,用已有的配方,就着已有的工艺,按着流程操作,多数工作用于筛选配对,分析数据。
这个入门阶段,一般至少维持2-3年,因为配方体系和工艺体系(以下简称工艺,包含配方和体系)是前人通过大量研究成果而建立的,一般比较稳定,较少修改(就算要改进,权限也是在研发总监手中),加上整个研发思路已经流程化,不用思考太多。很多新技术员,通过这种配对筛选后,会从一定数量的配对中筛选出比较合适的配对,进行下一环节研发,很容易就得出,一个试剂盒好坏,基本取决于原料质量,如果没有筛选到好原料,或者碰到难项目,就无从入手。
我们将原料、工艺和思路,细细拆解来分析,目的是理清性能评估项目中,哪些项目是原料决定的,哪些项目是工艺决定的,哪些项目是两者共同影响的,促进研发思路的形成与成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1
yuanliao

我们将免疫试剂中关键原料提炼出来,分为两块:抗原抗体和特殊成分。

01
抗原抗体

免疫试剂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免疫反应和显色反应。免疫反应是核心,将待测物特异性地从复杂样本中分离出来,这一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试剂的核心质量。

在工业生产上,免疫检测用的抗体,一般是通过工程菌表达抗原片段,免疫动物,进行多克隆或者单克隆抗体制备,然后得到的抗体,进行配对筛选,选出合适的配对应用于免疫检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待测抗原一般都是天然抗原(少数科研检测重组抗原),而制备和筛选抗体一般又是使用重组抗原,因此会带来很多应用问题,这个对抗体制备商来说,值得重视。

02
特殊成分 

免疫反应做为一个脆弱的非共价键结合过程,整个反应受时间、干扰物、桥联物、结构类似物等影响,为消除这些不良影响,一般在缓冲体系中会增加一些特殊成分,这些特殊成分我们定义为次要原料,在工艺中详述。

2
gongyi

工艺包含配方体系和工艺流程,两者相辅相成。所有的配方和工艺,是为保障和提高产品性能而设计的,当原料无法满足产品性能要求时,如何通过配方工艺来提高,或者说,哪些性能能通过配方工艺来提高,如何来提高,哪些只能由原料决定,这个在我们研发职业生涯中,要不断积累与完善。

01
配方体系 

配方体系可以拆解为缓冲体系和改进体系。

(1)缓冲体系 一般的缓冲体系,在教科书、产品说明书、论文中均可见到,主要包含离子对类型、离子浓度、pH值等内容,非保密配方,比较容易理解与掌握。

(2)改进体系 因为免疫反应的非共价键结合的脆弱性,依靠一个简单缓冲体系,要获得很好的反应结果,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种问题,科学家设计了各种改进体系,这些体系下面,又有各种方法产生。

A、降低本底体系

  1. 使用合适的包被、标记浓度,一般采用棋盘滴定确定。

  2. 加入增加溶解率,降低非特异吸附的物质,如曲通、吐温。

B、减少干扰体系

  1. 加入正常鼠血清或者鼠IgG,降低人抗鼠抗体影响

  2. 加入阻断剂,降低类风湿因子干扰

C、减少前带效应体系

  1. 适当提高包被和标记浓度,兼顾本底

  2. 加入检测抗体裸抗,兼顾灵敏度

D、增加灵敏度体系

  1. 加入曲通、吐温等

  2. 加入特殊物质,如S19

E、提高检出率体系

  1. 多个抗体联合使用,如CnTI项目

F、提高稳定性体系

  1. 缓冲液加入保护性蛋白、糖类、小分子化合物

G、等等其他体系 随着研究深入,这个目录会不断增加,相应的方法也会不断增多。

0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又包含生产工艺流程和试剂盒检测操作工艺流程两个方面。

(1)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对整个的产品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预包被板制备工艺,包被、封闭、干燥的温度、时间,对整个性能影响很大,需要研发摸索。

(2)检测操作工艺流程 相比生产工艺,试剂盒的检测操作工艺,对性能影响更大,一步法、两步法,加样量,加样顺序,温育温度,温育时间。

3
silu

我们分析原料与工艺,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研发思路,指导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效率,整个研发思路,我们再划分为产品研发和改进研发两个问题。

01
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多数是根据市面上已有的试剂,研发自己公司没有的产品。这个过程占研发的大头,我们再将其细分为初步研发、预临床实验和稳定性测试三个过程。所有的研发,我们都必须知道,一个性能项目,他是怎么评估的,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性能,如何改进,我们以双抗体夹心为例列举。

(1)初步研发 初步研发时,一般重点强调三个活性成分:包被抗体、检测抗体、校准品。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会有一个经验浓度,校准品一般用合适基质,将抗原或者高值样本进行梯度稀释,获取的梯度浓度进行第三方赋值,追溯到国际、国家或者企业标准品。

初步研发多数是在做配对筛选,只需要用检测限、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这三个性能评估项目,即可筛选出候选配对。比如拿到10株抗体,可以做成100个配对,进行筛选,选出初步可用的候选配对若干对。

对初筛的候选配对,进行精密度、准确度(回收实验)、干扰实验评估,通过这些实验,再二次筛选候选配对。

(2)预临床实验 不涉及临床血清样本的初步研发都完成后,获得一定的候选配对,进行预临床实验,主要是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较)和参考值区间。

(3)稳定性测试 通过上面两个步骤,试剂盒初步成型,活性组分(包含预包被板、校准品、酶标抗体)的稳定性,需要一一评价与改进,直到满足要求。

02
改进研发 

整个试剂盒的研发,最终就是为了检测临床血清样本,所有的分析性能评估项目,也是为这个目的而设计,但是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不管是预临床试验,还是正式临床试验,配对测试的临床血清样本量,是非常有限的,顶多就算是完成一个小试生产。到真正产品上市和临床应用时,随着样本量的扩大,很多之前没有暴露的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必须收集足够数据,进行改进研发。

一般这个阶段,就是针对临床不符合的样本,特别是假阳性、假阴性样本,要对样本进行不同厂家试剂检测比对,成分分析等等,这个过程在预临床和正式临床都会做,在预临床和正式临床时,还要对检测值严重不符,但并未导致假阳、假阴性的样本,进行分析。

来源:体外诊断知多少,IVD原料网
医疗器械品类众多,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 IVD(体外诊断)四大类。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不同,高值医用耗材细分为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眼科、电生理与起搏器等等。根据技术原理和功能差异,医疗设备可分为诊断设备(影像诊断如 DR、彩超、磁共振)、治疗设备 (各类手术器械、放射治疗机械)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虽差异巨大,但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其参与,医疗器械的制备涵盖高分子材料、电子、模具注塑、机械、生命科学等。欢迎加入艾邦医疗器械产业交流群探讨: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