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微医学(688029.SH)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据了解,南微医学通过发挥长期积累的品牌、质量和渠道优势,加强内镜新产品导入和非公医疗市场开发,整体经营依然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
南微医学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总体来看,受各国政策、海运、航运及工人短缺等因素影响,前两年国际运费相对较高,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淡化,运力扩充,情况逐渐缓解并基本恢复正常。同时,公司供应链积极整合各地资源、保障供应,产品基本没有短缺,客户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南微医学于2000年在南京成立,刚开始以非血管支架为研发方向,研发模式是和大学以及医院合作,先后研制出了食道支架、胆道支架、肠道支架、前列腺支架和气管支架等产品。在此过程中,公司创新性地开发出了双蘑菇头支架技术、Y形气管支架技术、可携带放射粒子支架技术等成果,解决了临床应用过程中的难题,填补了市场空白,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是构建完整的内镜诊疗器械产品体系,完成了内镜诊疗器械六大产品子系列:止血与闭合类、活检类、扩张类、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手术类(EMR/ESD)、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类(ERCP)、超声内镜/超声支气管镜类(EUS/EUBS)。
2015年之后,南微医学又在内镜诊疗器械的基础之上,扩充了肿瘤消融和内窥镜光学相干断层/层析扫描成像技术(OCT/EOCT)两个方向。其中,肿瘤消融业务是通过2015年收购康友医疗获得,EOCT产品已于2016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国内2020年获得NMPA的批准。
南微医学在行业内特色十分明显,其医工合作模式以及和大学合作的研发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医生和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好的研发成果,研发效率高。
在南微医学目前的重点研发项目中,一次性内窥镜前景可期,其中的一次性胆道镜产品已经提交国内注册,获批在即。而一次性使用可视化支气管镜产品也在加速拓展中。
当今,国内一次性胆道镜成功上市的只有波士顿科学的SpyGlass产品,但由于价格昂贵,单次使用成本或超2万元,临床普及性并不理想。而南微医学即将上市的一次性胆道镜主要定位于提高临床的普及性,因此在定价方面会比传统ERCP手术整体费用略低,预计终端价格在6000 左右,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一次性胆道镜市场空间较大,长期有望成为10亿销售额的大品种。
另外,南微医学司的神经外科类器械的研发也将进入收获阶段,颅内隧道牵开手术系统进入国内临床阶段,现在正准备FDA注册资料,预计2022年提交FDA注册。一次性可视化脑部灌洗系统,计划年内提交国内型检,预计2022年提交FDA 注册。
南微医学的产品线较为齐全,构成了内镜诊疗器械产品的闭环体系,业务布局也十分合理,产品已经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七十个国家上市销售,产品国际销售收入2021年达到7.4亿元,占总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8%,建立了较强的国际销售网络。相对于国内竞争对手,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已经遥遥领先。
在产品迭代方面,南微医学近日在接受调研时也表示,老产品价格下降趋势是必然的,公司积极准备预案,通过开发新产品,并加快国际化发展以对冲集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去年,公司大力推广可视化胆道镜产品,成功弥补了现阶段止血类产品的收入下降,并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针对今年的业务发展,南微医学认为欧美终端手术量疫情影响不像国内这么大,病人看病比较正常。只是销售人员拜访没有之前那么方便,但是目前来看,美国市场也是在慢慢复苏的。美国比较平稳,前几年增速40-50%。目前,公司在欧洲直销的销量已经超过经销的量了。同时,南微医学的支气管镜也顺利获得了 CE 认证和 FDA 注册批准。
在ERCP方面,公司业务预计会有10%增长,这个增长是有胆道镜入院的带动。南微医学的胆道镜分为两款,一个是长款的,还有一个短款。总得来说,这是新的术式,也是新的增量。
在支气管镜方面,国务院出台的ICU配置方案对南微医学也是个重要机会。大概200-300家医院需要南微医学的产品。现在南微医学已经中标了60-70家,预计今年这个数量还会慢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