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器械市场、赛柏蓝器械;编辑:郭新雨
机构调整涉及几大部委,其中,有两处涉及国家卫健委。第一: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二;将国家卫健委关于老龄化的相关工作划至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图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同时提出精简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根据2018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卫健委共承担13项主要职责,其中与老龄化相关的有: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代管中国老龄协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
从目前官网来看,国家卫健委具体包含机构如下图(尚未根据最新调整更新)。
此次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健委,又将老龄化工作划入民政部。并非简单的组织架构调整,同时也释放出一些行业信号。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老龄化市场将全面展开;时隔五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全国老龄办”)回归民政部。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金维刚表示,将老龄事业重新划归民政部,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医药卫生领域的创新、研发、临床的科技成果转化等也再次提上重要位置。“ 提出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
官网显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责:开展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战略研究和政策分析,参与国家科技规划的制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承担生物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国家交流与合作。
长期以来,汇聚优秀人才,努力建设一流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和知名高端智库,支撑引领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和人口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
除了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发展、临床产业成果的相互转化外,老龄化市场2023年或迎来爆发期。
日前,二十大报告也多次提到老龄化、养老等内容。例如“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老龄化市场,不仅包括日常消费、家政服务、旅游娱乐、教育服务,还包括医疗健康所涉及的产业,例如:养老康复机构、服务、医疗设备、慢病相关管理、药品、食疗、高端智能养老等。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 我国慢病支出占总体医疗卫生支出比重较高。
2016年,我国慢病相关医疗卫生支出为2.4万亿元,占当年全国总体相关医疗卫生支出的一半(51%),随着时间的推移,慢病相关医疗卫生支出额和占比都变得越来越大,到2019年,我国慢病相关医疗卫生支出增长到3.9万亿元,3年增加了1.5万亿元,增加了63%,占比也由2016年的51%提高到了2019年的59%,3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2020年因新冠疫情爆发,占比略有下降。
预计,到2025年,我国慢病相关医疗卫生支出将增加到7.8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3.7万亿元,增加91%,占全国总体相关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也将提高到68%,较2020年增加11个百分点。
未来,一些能控制慢病、治疗慢病等的相关产业,都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人民日报客户端)
